今天,最可爱的人与自己同框!-新华网
新华湖北 > 正文
2023 07/27 10:17:01
来源:长江日报

今天,最可爱的人与自己同框!

字体:

  2023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铭记那段气吞山河的壮烈历史,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长江日报记者随同湖北省摄影家协会影子公益善行影像志团队,以“致敬最可爱的人”为主题,寻访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并为他们拍下跨越70年的英雄同框照。

  在伟大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入朝参战,他们一把炒面、一把雪,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

  88岁的王清珍是电影《上甘岭》中卫生员王兰的原型。15岁入朝,她把饭嚼碎、用嘴喂给重伤员的事迹被开国将军秦基伟写进回忆录;93岁的黄发之战斗中身负重伤,荣立战功,回国后深藏功名在家务农;92岁的牟奎柽当年冒着敌机狂轰滥炸,驾车将30余名美军俘虏安全押回我军驻地。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战场环境艰险,敌我力量悬殊,打赢战争靠的就是敢打必胜的信念。”13位志愿军老战士拿出尘封已久的老照片和缴获敌军的战利品,向我们讲述了那个炮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当年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保家卫国的英雄赞歌。每一位志愿军战士永远都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肖锡谦

  99岁,山东莱阳人

  1950年10月入朝。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79师235团作战参谋。在第五次战役时任营长,率部队在柳滩里向敌人进攻,一直打过三八线,后部队撤回担负掩护大部队行动任务,积极防御。

  王清珍

  女,88岁,北京人

  1951年初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卫生员,电影《上甘岭》中卫生员王兰的原型。在上甘岭战场上,她坚守在山洞里悉心护理伤员,鼓舞他们战胜伤痛。王清珍以出色的表现荣立了二等功,被授予二级战士荣誉勋章。王清珍手中拿着的这张照片是她在1952年12月五圣山坑道救护所把饭嚼碎、用嘴给重伤员喂饭时的画面。王清珍的事迹被开国将军秦基伟写进回忆录。

 谢万丁

  92岁,湖南郴州人

  1951年10月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134团3营7连文书,在战斗中背部受伤。后任45师前线指挥所组织干事,负责军情和保管烈士遗物工作。黄继光牺牲后的6张遗照就是由他妥善保管,并于2017年6月6日捐献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弥补了黄继光烈士无照片传世的缺憾。谢万丁拿着志愿军缴获敌军防弹衣上的避弹片,他说,再强大的敌人都是纸老虎,在英勇的志愿军面前不堪一击。

  黄发之

  93岁,湖北汉川人

  1951年1月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66军197师591团2营6连班长。为扼守上甘岭,黄发之与战友阻击敌人反复进攻,他的左小腿被敌军炮弹片削掉一块肉,血流不止,仍不下火线。全班12人7人牺牲。荣立战功的黄发之回国后深藏功名在家务农。

 刘长富

  93岁,吉林柳河人

  1952年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44军132师396团1营机炮连指导员,为补充兵员,先后两次回国征兵入朝,荣立三等功。刘长富手上拿着的是志愿军缴获的美军匕首。

  周燕华

  90岁,湖北武汉人

  1951年1月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16军47师146团3营文化教员。在反击仁川登陆战中构筑工事长达半年之久,后辗转到五圣山上甘岭高地阻击敌军多次进攻,荣立三等功。这张照片是他在上甘岭阵地上一棵被敌军燃烧弹烧焦的树干旁拍下的一张纪念照。

 张帼英

  女,90岁,广东佛山人

  1951年3月入朝。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后勤部文印员、电讯员。在入朝四年多时间里,她译电文、油印机要文件数千件,准确无误地将上级重要指示精神及时传递,无一差错,荣立三等功。

  黄小瑞

  女,90岁,江苏如皋人

  16岁参军,1951年10月入朝。所在连队编入中朝联合志愿空军文工团,她担任演出分队队长,并在朝鲜战火中穿梭三年之久,为将士们演出,鼓舞士气。遇到伤员多、卫生员吃紧,她主动上前线抬担架,帮伤员绑纱布、处理伤口,荣立三等功。

  牟奎柽

  92岁,吉林双阳人

  1951年4月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66军198师独立战防炮营汽车驾驶员,先后参加过金城反击战,担负为东线、中线战场运输武器弹药和伤员任务。1953年5月在押送30多名美军俘虏途中,突遭敌机狂轰滥炸,牟奎柽采取灵活战术,将俘虏安全运回我军驻地,荣立三等功。

  邓静淑(左)

  88岁,四川人

  刘心毅(右)

  90岁,河南周口人

  两位老人均为15军文工团团员,在抗美援朝战火中结为伉俪。刘心毅、邓静淑夫妻在上甘岭战役中不顾敌人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深入坑道、炮兵阵地为将士们慰问演出,还为战友们写家信,帮助伤员清理伤口。夫妻双双荣立三等功。

 朱德云

  91岁,湖北武汉人

  1950年10月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9兵团后勤部文化教员。先后参加过长津湖、黄草岭等战役,三次荣立三等功。

  杨德舫

  90岁,湖北汉川人

  1952年10月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2师8团10营8连战士,当过司号员、通信员,主要担负为前线将士运送物资的任务。抗美援朝胜利后,留在朝鲜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直到1957年回国。

  英雄寄语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刘心毅、邓静淑

  右图是邓静淑在阵地上一颗没有爆炸的美军细菌弹前拍下的纪念照。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黄小瑞

  祖国万岁!

  ——王清珍

  胜利永远属于我们!

  ——肖锡谦

  摧不垮,英勇顽强,打不烂,不怕牺牲。

  ——周燕华

  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大家齐努力!

  ——张帼英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摄影:记者金振强 史伟

  编辑:喻鑫 实习生熊譞

  校对:彭艳

【纠错】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