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实体强村” 推动武汉乡村振兴-新华网
新华湖北 > 正文
2023 09/23 08:46:26
来源:新华网

驻村工作队“实体强村” 推动武汉乡村振兴

字体:

  新华网武汉9月23日电 题:驻村工作队“实体强村” 推动武汉乡村振兴

  刘晓丽、诸子睿、王璐、谭远璧、汤冬旸

  近年来,围绕“宜居、宜游、宜业”目标,武汉市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作用,引导村集体巧借山水自然资源,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发展农家乐、农事体验、民居休闲、文化创意等业态,探索实施“实体强村”,打造出了一批乡村振兴“网红村”“小康村”。

  “输血”变“造血” 贫困村成示范村

  白墙黛瓦,道路洁净,篱笆小院,荷塘碧绿,柏油路直通家家户户。这里是有着“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湖北省生态村”“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卫生村”等多个荣誉称号的武汉市黄陂区蔡家榨街凤凰寨村。

  图为凤凰寨村。新华网发

  武汉市纪委监委、武汉市金控集团联合驻村工作队第六任第一书记易波说,8年前,凤凰寨村是武汉市级重点贫困村。如今,村集体经济由当时的5万元增至5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13000元增至27400元。

  “变‘输血’为‘造血’,通过产业振兴发展村子是我们在这里驻村的主要任务。”易波说。

  据介绍,近年来,工作队围绕农文旅产业方向,积极谋划“红+绿”旅游路线,打造“一带一路”景观带(“一带”是指凤凰河沿岸,“一路”是指蔡李线旅游公路),并培育多家企业主攻农产品电商、高端民宿和企业团建、农村休闲游和采摘、高端茶叶种植等产业。

  凤凰寨村党支部书记龚志军说:“‘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使村集体和村民都可以获得稳定收益。目前,村内企业全年支付用工费用180余万元,带动务工村民人均增收6900余元。”

  在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道薛山村,路边整齐排列着智能连栋大棚,棚内藜蒿、西甜瓜和小番茄长势喜人。

  2015年开始,蔡甸区农业农村局对薛山村进行驻村帮扶。

  蔡甸区农业农村局驻薛山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李辉介绍,针对薛山村“西瓜-藜蒿”特色产业优势,区农业局陆续提供有机肥料补贴1000吨,补贴资金20万元,落实瓜蒿产业“两增两减”项目。

  2022年,区农业局又落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450万元,在村里建设大棚19.2亩。此外,在新建卫生厕所、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方面也提供了多项支持。

  “村里走出了‘西瓜-藜蒿’特色产业发展升级之路,每年藜蒿产值近2000万元,西甜瓜收入400多万元,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1万元,村集体收入每年48万元。”薛山村党支部书记曾红说。

  企业兴乡新动能 “空心村”变“网红村”

  吃农家饭、品农家茶、住农家屋、体验传统农耕文化……近两年,位置偏远的蔡甸区永安街火焰村因为“十里莲华养心谷”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图为十里莲华养心谷莲花盛开。新华网发

  “因为位置太偏,2019年以前,周围都被开发了,只有我们这里没人来投资。”火焰村党支部书记殷正江说。

  2020年,蔡甸区嵩阳大道通车后,火焰村成为嵩阳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39个行政村之一。在周边村庄做共享农场的武汉荷香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于祥敏发现了这个被“遗忘”的村庄。

  于祥敏流转了村里385亩土地,投资7500万元建设了包含茶园、菜园、果园、花园、稻园、娱乐园和爱国主题教育现代都市农业体验区等园区的“十里莲华养心谷”一期。养心谷一期建设中,流转农户闲置住房10套,新建改建民宿20套,建起一栋集餐饮、会议培训和室内娱乐等功能的3000平方米田园综合楼,形成主题鲜明、建筑风格独特、体验感浓厚的民宿产业集群。

  十里莲华养心谷执行董事邓永勤说,园区自2020年10月试营业以来,已接待游客20万人次。养心谷二期建设已启动,计划建设五感森林、山地运动成长营、山间秘境、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家大讲堂等13个项目,全方位打造农耕文化研学教育基地。

  在江夏区童周岭片区,武汉文旅集团的到来同样盘活了整个村庄。

  2021年初,武汉市启动“国企联村”行动。武汉文旅集团对口帮扶6个片区,位于童周岭片区的李家店村农家畈田园综合体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童周岭片区联合党委副书记、武汉文旅集团旗下金建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林语集团总经理杨爱萍介绍,两年来,武汉文旅集团通过探索“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国企主力、属地协同、农民参与”的“国企联村”行动模式,打造“1湖+2线+4主题片区+N个业态”发展运营模式,创建了集“乡韵市集、慧耕农场、艺趣乐园、田野画境”四大片区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文旅度假区。

  图为李家店村农家畈田园综合体项目“慧耕农场”一角。新华网发

  李家店村党支部书记李友安说,在田园综合体项目中,农家畈湾28户村民的闲置农房出租改成民俗,每年可获租金2万至8万元,加上300多亩集体土地流转收入,农家畈湾一年增收超过100万元。

  “武汉美丽乡村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千姿百态,全市已建成61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湾,许多美丽乡村‘新星’还在不断涌现。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展专题调研,深入街道村湾、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情况,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统筹部门力量,组织农民参与,发动社会资源,提档升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带,构建新时代和美乡村新格局。”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纠错】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