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论坛24日在武汉举行。新华网连迅摄
新华网武汉12月25日电(连迅、唐萍、宁叶子)荆楚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论坛24日在武汉举行,200余名嘉宾围绕传承荆楚建筑文化、彰显荆楚建筑魅力、打造荆楚城镇风貌等主题建言献策。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结晶。”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汪科提出,在城市建设、城市更新中要守住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风貌保护的“底线”;要用“绣花”功夫“微改造”,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杜绝“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乱象;要因地制宜,探究“好房子、好社区、好街区、好城市”标准。
中南建筑设计院设计的“荆楚派建筑”湖北省博物馆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说,荆楚文化历史悠久,荆楚建筑作为荆楚文化的物质载体,拥有丰富而庞大的建筑符号和纹饰体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巨大经济文化开发价值。“研究与保护荆楚建筑,其实就是在传承文化,守望文明。”
湖北省住建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丰雷介绍说,近年来,湖北先后发布了相关标准规范,打造了一批典范项目,研究提炼了“高台基、深出檐、美山墙、巧构造、精装饰、红黄黑”的六大荆楚建筑风格,并在大型公建项目设计中积极应用推广。当前,湖北住建部门正以“宜居湖北”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在“四好”建设中持续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中南建筑设计院设计的“荆楚派建筑”武当山太和楼
中南建筑设计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霆介绍说,近年来,中南建筑设计院持续深入开展“荆楚派建筑”研究和创作,牵头编制相关设计导则,先后承接荆楚派建筑风格项目近百项。中南建筑设计院将“荆楚派建筑”与城市更新紧密关联,一体推进湖北“活化古城、更新老城、建设新城”的城市规划,让“荆楚派建筑”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当天,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刘玉堂代就“荆楚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发出倡议,呼吁大家保护珍贵历史建筑、文化遗存和山水格局,开拓创新荆楚建筑新时代作品,开启荆楚建筑传承创新的新局面。
中南建筑设计院设计的“荆楚派建筑”东湖磨山樱园
本次论坛由湖北省住建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学会指导,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荆楚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华中建筑杂志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