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6月19日电(汤冬旸、王婧琪、田地)为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长江十年禁渔工作顺利开展,近年来,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农村局及所属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探索通过“人防”宣传、“技防”监控、“联防”行动“三防”模式,推动禁渔工作走深走实。
图为清澈的府河。新华网发
“人防”,志愿者在行动
“希望大家都能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因为我们吃的用的都是长江水、汉江水,渠水、河水最终都要汇入江汉去。”近日,府河民间河湖长张钢兰志愿者团队成员刘敏在清澈的府河边,向钓友们做宣传。
刘敏是一名钓友。从一位普通钓友,发展成民间河湖长志愿者团队一员,他见证了武汉东西湖区“十年禁捕”深入民心的探索历程,也见证了张钢兰志愿者团队的影响力。
2024年是张钢兰成为民间河湖长的第八年。2017年起,她被聘任为武汉爱我百湖协会的首批民间河湖长。她尽职尽责完成民间河湖长巡查任务,巡查是否存在非法电鱼、网鱼、药鱼等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外,还多次与东西湖区农业农村局、志愿者团队合作开展禁捕宣传活动,走进学校和社区,把禁渔知识传达给更多的人。
据悉,目前张钢兰志愿者团队人数已达到700余人。府河边的钓友已习惯了“一人一竿一线一钩”,习惯了随手带走身边的垃圾,也习惯了与这些巡湖志愿者为伴。
“十年禁渔工作需要全民参与。”东西湖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说,像张钢兰这样的民间河湖长和她的志愿者团队,宣传带动更多人了解、参与禁渔,让人人都成为禁渔巡护员。
图为渔政智能预警监控平台。新华网发
“技防”,高科技显神威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渔政智能预警监控平台作为“技防”天眼神器,为东西湖区禁捕工作提供强大助力。
“4月21日凌晨,天眼监测到汉北河入汉江口处有人锚鱼,我们及时将线索通报给汉川渔政,成功抓获4名非法捕捞人员。”执法人员介绍,武汉市在长江、汉江流域均安装有渔政天眼,可以精准识别偷捕者及其使用的渔具。
打开天眼渔政预警执法平台,大屏幕上跳出人机联防、分屏展示、预警事件、办案系统、态势分析等板块图标。动态点位持续监控,发现疑似非法捕捞垂钓行为会即刻上传系统并生成影像。
“我们在区内江段建设天网工程,14个带有夜视功能的高点云台视频监控设备24小时运行,可通过AI算法智能识别非法捕捞行为。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将包含照片、录像和定位的预警信息发送到距离最近的执法人员手机上。”执法人员说,距离最近的巡查人员查看,如确定对方为非法捕捞,会安排执法人员采取行动。
目前,渔政“天眼”已接入城运平台,与水上公安、街道派出所、生态环境分局共享信息,2024年上半年处理预警信息约3000条。通过监控录像固定证据、定位抓捕,有效打击锚鱼等非法捕捞行为。
图为东西湖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进行渔政执法巡查。新华网发
“联防”,部门协调共作为
推动长江十年禁渔,需要政府各部门协调联防,共同行动。
2024年以来,东西湖区联合区公安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水务和湖泊局、生态环境分局等重点成员单位,聚焦“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的目标要求,联合开展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销售渔具、非法销售渔获物等联合行动20次,共出动执法人员400人次,排查垂钓人员1500人次,处理违规垂钓200余起,查获非法捕捞3起。
此外,东西湖区12个属地街道联合街道派出所、执法队及社会组织等力量,常态化开展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非法捕捞隐患。今年截至目前,东西湖区共出动巡护人员4701人次、车辆1502台次,处理违规垂钓1483起,清理网具、钓具117套,查处非法捕捞6起。共排查农贸市场、涉鱼餐饮服务单位、商超等重点场所1155余次,查处违规宣传案件2起。
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东西湖区农业农村局涉渔行政立案12起,查获涉案人员15人;区公安分局刑事立案10起,查获涉案人员18人。
“东西湖区将继续把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进一步强化联合执法、联合巡查、联合办案力度,确保禁渔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东西湖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