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快捷、普惠——湖北优化机制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新华网
新华湖北 > 正文
2025 02/13 09:55:22
来源:新华网

精准、快捷、普惠——湖北优化机制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字体:

  新华网武汉2月13日电(吴文华)小微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稳定经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自湖北省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以来,湖北金融监管局联合省发改委积极行动,汇聚全省之力,加快推动工作机制从纸面落到地面,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问题。截至目前,湖北省各地相关部门依托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走访小微企业269万户,新发放贷款2229亿元。至2024年底,湖北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突破万亿元大关。

  疏通堵点,让企业融资更“精准”

  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难在缺信用、缺信息。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核心是在区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对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进行摸排,把有融资需求的优质企业筛选出来精准推送给银行,搭建银企对接桥梁,减少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五祖镇渡河村有一家专门从事水鳗鲡养殖的企业,拥有循环水鳗鲡养殖池248口,可养殖水面6.35万平方米,是黄梅县淡水养殖的龙头企业。随着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公司流动资金日趋紧张,而传统的担保方式无法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图为黄梅农商行安排专人上门为养殖企业发放鳗鱼活体抵押贷款。

  2024年11月,黄梅县工作机制专班在走访中了解到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后,将该企业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纳入“推荐清单”推送给当地的商银行。黄梅农商银行在政府主管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经营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套金融服务方案。

  黄梅农商银行委托湖北省金融仓储有限公司提供物联网监控服务,在企业养殖车间里的30个水池设置物联网设备,并将物联网设备接入湖北省金融仓储有限公司数字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抵押物情况,打通了生物资产质押监管难的堵点问题。通过用活体鳗鱼作为抵押,在政府主管部门办理登记,由第三方公司提供金融仓储质押监管服务的方式,该公司顺利在黄梅农商银行获批1000万元贷款。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是对过去养殖业高风险的真实写照。养殖项目投资大、回报慢,以往养殖主体多通过个人资产抵押、信用贷款或者通过政策性担保获得贷款,往往存在无资产可抵或可贷金额偏小等问题,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搞养殖这么多年,没想到水产品还能用来抵押贷款。”该企业负责人说,有了信贷资金的支持,对企业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干劲更大了。

  据了解,地方政府了解经营主体的实际情况,银行机构在金融政策领域更为专业,通过发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两手牵”作用,政银可携手为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方案,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科技赋能,让企业融资更“快捷”

  小微企业融资呈“短、频、急”的特点,而银行面向大中型企业的常规信贷流程不能完全匹配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特点。为此,湖北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落实“五个一”专项保障 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全面推广应用线上贷款模式,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线上、线下审批绿色通道,通过减程序、减材料、减跑腿、减时长等“四减”措施,提高办贷效率和企业获贷率。

  “还以为这回重庆这笔订单赶不上了,没想到有这么快,真是雪中送炭!”在得知仅用了两天就拿到200万元银行贷款资金后,鄂州某电器公司老板叶先生说。

  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高压变电柜的企业,今年由于政策调整和国电系统更新换代等原因,公司有多笔回款迟迟没有到账。2024年11月,公司又新中标了重庆某卫生系统的变电压系统改造项目,急需200万元一周内付款给上游电缆厂家,金额大、时间紧。

  图为湖北银行鄂州分行普惠专营团队到电器公司开展现场调查。

  2024年11月20日,湖北银行鄂州分行普惠专营团队通过鄂州市工商局提供的“白名单”联系到叶老板,当天就上门实地调查,晚上加班整理资料,第二天一早就提交审贷会,两天时间就将200万元贷款资金发放到企业账户,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湖北鑫之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企业负责人李腾飞在自己手机上,向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申请“301”线上快贷产品,仅用三分钟就提交了贷款申请资料,系统自动审核企业的资质,并给予授信额度101.9万元。当天下午5时许,企业就支用了这笔资金。

  “301”快贷为什么能这么快?因为有“智慧大脑”作为后台支撑。为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湖北省科技厅牵头搭建了包含5个维度27项指标的科创企业积分评价体系,并建设平台数据库,对科创企业智能赋分量化评价,从而实现“精准画像”,打消金融机构“看不懂、不敢贷”的顾虑。

  “快速便捷”是此次湖北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突出特点之一。通过工作机制的撮合,让原本企业“一头热”的贷款需求,成为银行机构与经营主体的“双向奔赴”,再加上金融科技赋能,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缩链条、压成本,让企业融资更“普惠”

  小微企业融资贵,主要贵在中间环节多。围绕“利率适宜”目标,湖北省支持小微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帮助企业节省融资时的担保费、中介费、过桥费等费用,让企业降本减负、轻装上阵。

  据了解,湖北省政府出台专项政策,将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的额度上限由400万元提升到500万元,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财政贴息。

  2024年12月,农业银行钟祥市支行向钟祥市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发放“创业担保贷”400万元,按贷款利率测算企业实际承担成本仅为年化利率1.75%。在收到贷款资金后,公司负责人说:“现在银行贷款真是太划算了,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图为农业银行钟祥支客户经理为小微企业宣讲信贷产品政策。

  湖北省荆州洪湖市某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线电缆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年销售额约3.8亿元。“既要维持生产,又要建设厂房、购置设备,还有贷款即将到期,压力实在太大了。上周1000万元贷款资金到期前,邮储银行洪湖支行就主动与联系办理了续贷手续,为我们节省了不少费用和时间”。该公司负责人说。

  湖北金融监管局指导银行机构将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嵌入工作机制一体推进,解决小微企业贷款接续资金成本高问题,降低企业的“续贷”焦虑。此外,指导银行机构通过规范与贷款中介等第三方机构合作、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规范贷款利率定价等多项措施,最大力度惠企利民、助企纾困,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一系列助企纾困“组合拳”综合发力,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稳步下降。湖北省依托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仅为3.74%,比机制运行前平均利率低22个基点,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从中受益。

【纠错】 【责任编辑:吴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