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湖北省宜昌市举办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新闻发布会,解读消费品以旧换新最新政策,让更多家庭从中受益。
发布会透露,去年,宜昌市统筹中央和省市财政资金共计4.3亿元,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今年截至目前,宜昌市已统筹中央财政首批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省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市级扩内需促消费专项资金共计4.95亿元,重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放消费券、打造新消费场景等,后续还会分批统筹安排提振消费专项资金。
宜昌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红俊介绍,今年,国家、湖北省进一步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对5类消费品给予补贴。
汽车补贴方面,对个人消费者今年在湖北省范围内转让本人名下乘用车并购买新乘用车,且旧车交易、新车购买均在湖北省内的,按照新车销售价格,新能源乘用车分档给予补贴0.9万元、1.2万元、1.5万元;燃油乘用车分档给予补贴0.7万元、1万元、1.3万元。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2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1.5万元。
家电补贴种类从8大类扩展至12类,包括空调、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吸油烟机、燃气灶、热水器、电脑、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按最终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购买1级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家电产品,按最终销售价格的20%给予补贴;除空调产品最多可补贴3件外,每名消费者每类产品只补贴1件,且最高补贴不超过2000元。
数码产品补贴方面,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按产品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人每类可补贴1件,最高不超过500元。
家电补贴方面,目前空气净化器、电磁炉、电蒸锅、烤箱、垃圾处理器等43类智能家居消费品可享受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名消费者按照产品支付价格的15%享受一次性立减补贴,单个消费者线上、线下可各享受一次补贴,最高不超过2000元。
消费者报废老旧电动自行车、并购买合格电动自行车新车,所购新车售价达到1500元以上的可补贴500元。如果新车使用铅酸蓄电池,则另外再补贴100元。交售1台废旧电动车即可获得1次购买新车补贴资格;同一消费者线上、线下最多可享受3次补贴。
宜昌市商务局表示,将继续对接各级各类媒体,联合各县市区、行业商协会,汽车、家电、家居、数码、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和相关回收企业,广泛宣传以旧换新政策、操作指引,将政策及时、准确、有效传递给广大消费者和商家,努力做到政策家喻户晓、补贴申领操作简单明了。同时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政企协同、市县联动”,抢抓五一、十一等重要节点和重大演艺、赛事、节庆活动契机,举办汽车消费季、品质家电展、家居焕新节等各类主题促消费活动,通过“政策+活动”双轮驱动,不断释放消费潜能。
“任何利用惠民政策‘钻空子’、薅羊毛的行为,公安机关必将重拳出击、绝不姑息。”宜昌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宏杰在发布会上表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宜昌市公安局积极会同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执法,依法查处伪造票证、骗取补贴等违法行为,为以旧换新保驾护航。2024年,该局共办理相关刑事案件1起,挽回补贴款损失1.3万元,确保了市场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合法。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加强对政策参与企业的监督,凡出售商品存在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虚标能效、价格欺诈,甚至刷单套现、虚开发票等涉嫌犯罪行为,将依法严厉打击。
宜昌市汽车行业商会会长陈圣华介绍,该商会将积极动员商会商家向生产厂家申请购置税补贴、置换补贴、金融补贴、车展专享支持等更多的车展销售政策,同以旧换新政策配套实施。
宜昌市家居商会会长马兴林表示,今年内,商会还将积极探索“家居家电企业+电商平台+品牌专卖店”模式,联动荆州、荆门等城市资源,完善“旧品回收补贴专区”“智能家居体验馆”等活动设施,筹划举办第二届“宜荆荆都市圈家居博览会”及“绿色家居消费节”,推进“政府补贴+企业让利+金融支持”多重优惠叠加,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范围,提升家居以旧换新政策质效。(刘冰、姚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