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魔芋种植的黄金时期,连日来,在湖北鹤峰县的田间地头,农户们趁着大好春光,争分夺秒开展魔芋播种作业。魔芋这一看似不起眼的小小块茎,正凭借其独特的价值与潜力,成为当地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引擎,释放出大“魔力”。
4月18日,鹤峰县太平镇槐树庄村魔芋种植基地,村民们头戴遮阳帽、手拿锄头,躬身忙碌,翻地、起垄、下种、施肥、覆土各环节有条不紊,田间地头处处闪动着忙碌的身影,处处洋溢着生机与希望。
“我们在基地种魔芋,每天车接车送,离家近,一天130元的工钱,还是非常不错的。”鹤峰县太平镇洞长湾村村民王先军将经过严格筛选的种芋整齐排列在垄沟中,随后覆上松软的细土。他说魔芋种是湖北百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选取的优质种芋,目前正在全县推广种植。
传统魔芋品种抗软腐病能力差、繁殖系数低等问题制约着鹤峰县魔芋产业的规模化发展。2022年,鹤峰县政府精准施策,支持湖北百顺农业从恩施州农科院引进魔芋新品种“远杂4号(花混25)”专利技术。经过两年的试种观察与扩繁实验,该品种优势尽显,繁殖能力相较于传统品种大幅提升20%,软腐病发病率成功控制在8%的低水平,从下种到收获的倍数可达5倍左右。
今年,鹤峰县种子管理中心联合湖北百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式启动魔芋良种“远杂4号(花混25)”的示范播种,在鹤峰县的五里、燕子、邬阳等7个乡镇推广1600亩示范种植,标志着鹤峰县魔芋产业向“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
“良种堪称产业的‘芯片’,而示范基地则是培育产业发展的‘孵化器’。” 百顺农业负责人向才安介绍,此次大规模推广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创新模式,由企业担当重任,提供优质种源、专业技术培训以及保底收购服务,鹤峰县农业农村局全程提供技术监管与服务,确保良种“种得下、长得好、卖得出”。据初步预计,首批1600亩示范田全面建成后,将带动7个乡镇5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为农户铺就一条实实在在的增收致富路。
作为恩施州魔芋产业核心产区,鹤峰县正以良种推广为突破口,推动魔芋产业向“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品牌高端化”升级。目前,百顺农业已扩大魔芋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模,以阳光农业为主体积极推进下坪乡魔芋产业园建设,并配套建设精深加工项目,致力于开发魔芋膳食纤维、魔芋休闲食品等一系列高端产品。
“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全县将实现魔芋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让‘小魔芋’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鹤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余克忠表示。
近年来,鹤峰县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等优势,大力发展魔芋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县魔芋种植面积2万亩,品种以清江花魔芋、鄂魔1号、远杂4号为主,从事魔芋良种繁育企业1家,从事魔芋商品芋加工企业6家,商品芋年产量约3.5万吨,年产值达4.82亿元。小魔芋释放出大“魔力”,农业特色产业效益持续提升,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伍洋、徐可、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