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湖北省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现场。新华网 陈周璇 摄
新华网武汉4月22日电(陈周璇、宋宛凌、谭竞漪)春风轻拂,湖北省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22日在武汉大学樱顶举行。现场,武汉大学副校长龚威和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吴祖云共同为武汉大学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揭牌。
龚威介绍,武汉大学积极开展自然资源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以及科普工作。近年来,学校师生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等项目,在荆楚大地上奋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2023年,学校在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入选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
吴祖云介绍,本次活动选在武汉大学,既彰显了对高校科研力量的倚重,也寄托了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湖北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扛起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责任,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累计腾退岸线149.8公里,长江岸滩岸线生态复绿856万平方米。
面向未来,湖北自然资源部门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效利用自然资源,让数字孪生技术赋能自然资源治理,以“矿地融合”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通过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协同。
现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教授王英杰做地图测绘相关主题演讲,并开展“漫步珞珈”健步行趣味活动。
【纠错】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