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污水处理厂里的一场“行走的思政课”-新华网
新华湖北 > 信息 > 正文
2025 06/13 20:42:12
来源:新华网

湖北荆州:污水处理厂里的一场“行走的思政课”

字体:

  “湖北荆州丰富而独特的水文化内涵是什么?其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

  “城市生活污水是怎样处理的?如何变身‘净水’?”

  “洪湖流域综合治理成效给我们什么重要启示?青年大学生如何以青春之力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11日,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学院 S2411 班的同学们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现场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带着一系列问题,在3位导师的引领下,深入学习生态文明思想。

  出发伊始,同学们刚上车坐定,荆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唐祖琴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荆州水文化的内涵,包括荆州古城随处可见的水自然和人文景观、荆楚人民悠久的治水历史和独特的镇水习俗等。在唐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中,同学们对荆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了新的认知,深刻体会到水对荆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来到荆州城南污水处理厂,厂区负责人刘洋河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净水”诞生版的 “Citywalk”。同学们沿着污水处理流程,从进水间到粗格栅,再到细格栅、初沉池、中间提升泵房,最后到出水口。在一次次爬上又走下的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不仅目睹了“污水”变“净水”的全过程,还深入了解了其中运用的各种高效节能技术和智能监控系统。当看到清澈的水从水泵中欢快地流出时,同学们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和热烈的掌声。

  参观完毕,同学们来到厂区会议室,荆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黄盛老师早已做好分享《建设美丽中国 共享生态文明》思政理论课的准备。

  “同学们今天早餐是否使用了塑料制品打包?”“人类究竟应该怎么与大自然相处?”……在一个个引导式问题的带领下,黄老师通过“复盘”校内课堂已讲内容、结合污水处理流程及产出效益,选用荆州生态治理的鲜活实践案例,布置课后线上调研任务等方式,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有“理”有“料”又有趣的思政课。

  课后,李文杰同学表示:“这堂思政课让我收获颇丰。我亲眼见证了生活废水从浑浊到清澈的变化,深刻认识到水污染、生态破坏对我们生活的严重影响。”

  “行走的思政课”是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打造的联结校内校外、衔接课上课下、融合线上线下的多维、多元、多样的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该思政课结合校内院系专业特色,汇集思政课教师、企业导师、专业课教师等多方力量,按照“思想/论述”+院系/专业+实习/实训点的思路,通过校内外资源联动、学科专业特色驱动、多方主体带动等一系列措施,着力构建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立体化思政育人场景,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不断提升学校思政实践育人成效。(唐祖琴、王利军)

【纠错】 【责任编辑:陈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