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 喻珮
举世皆知的商文明,疆土只限于黄河流域吗?发现殷墟后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考古学家仍不能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直到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一处遗址得到充分发掘。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全景
70余年过去,从初步探索到多次系统发掘,这处名为盘龙城的遗址,被确认为夏商王朝设立在长江流域的统治中心,是沟通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明进程的重要枢纽。
2024年,黄陂盘龙城遗址获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让人们得以重新审视这座历久弥新的上古城址,想象一个更多元的商文明。
七十载探索发现了什么
在20世纪50年代,学术界对于商时期物质文化的认知,还仅限于殷墟文化,尤其对早商王朝的统治范围以及文化面貌的认识更为有限。
1954年,武汉一场特大洪水冲刷出一座沉睡了3000余年的故城——盘龙城。4年后,盘龙城被确认为属于早商时期。学术界认识到,这一时期夏商王朝的政治版图已从黄河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1974年和1976年,北京大学俞伟超、李伯谦两位先生带领北大学生展开了两次发掘工作,先后在盘龙城城址、宫殿基址和李家嘴墓葬发现大量青铜器,并开始认识到盘龙城与郑州地区商时期文化的一致性。
此后,考古人对盘龙城的探索日有增益,2001年,该遗址入选“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
近10年来,赓续前辈们尝试“考古写史”的研究传统,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多家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着眼于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综合把握,在融会大遗址考古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基础上,展开新一轮深度探勘,并获得多项重要成果:杨家湾遗址区,已揭露成型的石砌遗迹规模巨大、修砌规整,为长江中游夏商时期遗址中首次发现;小嘴遗址区内,一处完整的铸铜作坊包含制范、浇铸、冶炼、修整的完整“产业链”,是夏商时期都城之外首次发现的铸铜作坊;深入盘龙湖湖底的一系列水下考古工作证实,商时期盘龙城的原始聚落已沉睡湖水之下……
一系列田野考古发现,连缀起这样的判断:盘龙城遗址是目前发现的长江流域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遗迹最丰富的夏代-商代早期遗址,见证了长江中游地区融入中原文明历史进程的开端。
一部报告意味着什么
2024年11月,“盘龙城与长江文明暨盘龙城遗址发现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会议一系列议程中,有一项广受学界关注——《盘龙城:1995—2019》首次发布。盘龙城近30年的考古发掘报告与多维度综合研究合纂成书,意义非同小可。
考古界都明白,大型遗址出土资料体量庞大,研究头绪繁多,编成报告不是易事,但报告一旦问世,往往就是学术史上重要的界碑。《盘龙城:1995—2019》,正是这样一块厚重的界碑:以2012年之后最新考古发掘材料为主干,穿插先前考古工作未及刊布的资料,接续2001年发布的《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务求翔实系统的厚重传统,更为多元探索的实绩汇聚于字里行间。盘龙城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等考古中国的重大命题,在此书中得到整体性阐发。
盘龙城遗址出土的金片绿松石镶嵌饰
比方说,该书青铜器研究部分,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盘龙城出土的大批商代早期前后的青铜器作出了更为深刻的分析。“盘龙城青铜器的数量和精美程度不亚于当时的政治中心郑州商城。”该书主编之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说。有了丰富的资料,年代学研究得以大显身手。从这些沉睡数千年的器物出发,今人可以了解的,不仅是盘龙城的工艺特色、生产力水平乃至社会全景,更及于盘龙城代表的二里冈文化时期“透物见史”的多姿面相。“盘龙城为长江流域带来了青铜文明”,并非虚言。
正如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宋新潮所言,盘龙城遗址一系列重要发现,如城址、宫殿、贵族墓葬、手工业作坊及大量精美青铜器、玉器、镶嵌绿松石金饰件等,为认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一手材料。
公众考古怎么做
而今,在武汉提起盘龙城,决非仅仅一处遗址,更指向一座颇具规模的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2024年底,来自全国27家文博单位的148件套代表性文物聚首于此。“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汇集了近年来商文明数次重大发现所获精品文物。东临海岱、西抵晋陕、南至长江、北达燕山,来自商王朝“四方”的精品文物荟萃一馆,尽显商时期“南乡”“西土”“北境”“东方”各地风貌。观众不禁感慨,原来“从周边看商文明”,更为精彩。
实际上,策划该展,正充分体现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思路:既然历史长河中盘龙城的意义需要置于与中原文明的关系中才能被充分理解,在盘龙城展示商文明、讲好中华文明起源故事,就应给公众一个“关系网络”式的崭新而宏大的参照视野。
今年5月1日,“十年一城: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盘龙城遗址图片资料展”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启幕,大量照片首次向公众展示。该展揭示的不只是一段引人入胜的学术史,更是考古认识如何在细密的工作中不断调适更新的全过程。许多参观者表示,展览中看得到考古的审慎,更看得到考古的庄严。
在盘龙城看到的商文明,不止于“商邑翼翼”。盘龙城铭刻的跨区域文化激荡与交融,让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不断抟成的历程,有了更为坚实、更为动人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