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北省咸宁市多措并举推进返乡创业工作,全力打造“咸创无忧”返乡创业品牌,通过政策扶持、平台赋能、服务优化等举措,推动返乡创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上半年,该市新增返乡创业主体4112家,同比增长59.6%。
政策“组合拳”激发创业热情
“大美咸宁,山好、水好、文化好、区位好、资源好,返乡创业的机遇会更好。”6月12日,在咸宁市“双回双创”工作推进会上,咸宁市人社局主要负责人向外出人员抛出橄榄枝,邀请他们返乡创业。
咸宁出台返乡创业政策“升级版15条”,摸底数、出政策、实招引、优环境,打出系列“组合拳”,为返乡人员以及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充足的“阳光、空气、土壤和水分”。
咸宁市人社局立足“早”谋划,今年春节前出台《咸宁市推进楚商回乡和返乡创业行动方案》,系统推出叩门招商、平台搭建等“十大行动”,推动更多外出人员带着技术、乡情与梦想返回家乡、创业兴业。
“要依托乡镇、村的人社专员上门服务,宣传返乡创业政策。”咸宁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余波表示,工作人员收集各部门返乡创业政策、近几年的返乡创业典型,形成政策汇编,对返乡务工人员予以发放。
咸宁市梳理汇总人社、税务等7个部门44条政策,形成返乡创业政策包,极大地激发了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热情,为咸宁市返乡创业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平台矩阵构建创业生态圈
近日,笔者走进湖北鑫众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商讨咸宁某餐饮酒店新店开业直播事宜。
湖北鑫众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3月,公司负责人章一多是一个“90后”小伙,此前,他在武汉从事文化传媒等相关工作。今年初,接到咸宁人社部门返乡创业邀请后,章一多决定回家乡发展,并选择将公司落户在咸宁鑫众诚创业孵化基地。
场地有了,创业者还可享受“一对一”指导服务。但公司刚刚落地,购买设备、引进人才样样都要花钱,创业资金不足成为摆在章一多面前的最大难题。为解决章一多的后顾之忧,咸宁鑫众诚创业孵化基地决定以出资入股的方式支持这位青年创业者。
在各级部门和各种政策的支持下,短短3个月的时间,湖北鑫众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逐步走上正轨,公司主营的个人IP孵化、企业宣传片制作和电商直播引流3大业务均实现大幅增长。
在这些平台的支持下,众多返乡创业企业如湖北鑫众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一样,迅速成长壮大,成为推动咸宁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目前,咸宁市已构建“孵化基地+示范园区+特色产业”平台矩阵,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全链条服务。截至目前,该市建成返乡创业园18个,入驻创业实体2000家,带动就业近3万人次。
技能培训激发创业新动能
“采用古法用柏树烟熏高端腊制品,以及风干腊肉制品,零售可以橱窗下单,批发私信留下联系方式……”近日,在通山县大畈镇隐水村的通山县长辉农产品公司,工作人员正忙着网络销售。
作为返乡创业青年,通山县长辉农产品公司总经理阮长辉,利用电商打开销路,通过直播展示腊肉制作全流程,以透明化生产赢得信任,高峰期单日订单破万元,产品走出咸宁,5年内销售额从500万元冲到2000万元,为返乡创业人员树立榜样。
“用直播带货突破地域限制,用体验经济延伸价值。我深刻体会到,返乡创业需要创新赋能,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培训、资金等各类扶持,让企业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阮长辉说。
咸宁市结合咸宁区域经济特点、特色劳务品牌以及重点产业需求,实施返乡创业人员技能提升行动,针对性开展包括产生创业想法、创办企业、改善企业、扩大企业和网络创业等在内的一系列培训,培育适配产业发展的人才。
同时,咸宁市积极开展“技能+创业”“劳务品牌+创业”等培训,多渠道提升返乡创业人员能力。这些培训举措有效提升了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思维。
“要推动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创业链深度融合。”咸宁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构建创业宣传、创业培训、创业平台、创业政策、创业服务的“五创联动”支撑体系,营造“回创业、创成业、带就业”的良好氛围,让返乡创业成为经济增长、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从政策扶持到平台搭建,从服务优化到培训赋能,一项项举措落地生根,为返乡创业者铺就平坦之路。咸宁市“咸创无忧”返乡创业品牌越擦越亮,返乡创业热潮不断涌动,为该市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谭宏宇、王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