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海拔800米的核桃树垭村山顶上,排列整齐的茶树在微风中摇曳。“过去这里可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茶园承包人龚传振轻轻抚过油亮的茶树新梢说。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崭新的水泥路如绸带般缠绕山间,与远处翻新的茶厂交相辉映。
图为崭新的水泥路如绸带般缠绕山间
核桃树垭村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这里群山环绕、草木兴盛,独特的云雾气候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自然环境。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这里就已经开始种植茶叶。茶园集中在山顶,通往茶园的小路崎岖不平,茶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多年来未有新的变化。
“坡度超过25度,雨季塌方是常事,三轮车陷在泥里,全靠人扛肩挑把叶子运出去。”龚传振说,由于运输成本高、损耗大,当时的茶园亩均收益不足2000元。从老辈手中接过这片茶园,依靠勤劳种出优质的茶叶,却连温饱都成问题。这曾是他心中“拔不掉的刺”。
茶园的困境因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驻村工作队的到来开始有了转机。工作队深入调研村情了解到,茶园潜力巨大,但原有的山路狭窄泥泞,给茶园维护、茶叶采摘带来极大的阻力,茶叶采摘季,运输不便,生产效率不高。
2023年春天,湖北省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进驻该村后,用两个月时间走遍村里大大小小的山头,绘制出详细的产业地图。“我们发现制约发展的不仅是道路,更是整个产业生态。”工作队队长张艳林指着手机里的测绘图说,必须系统解决运输、技术、市场全链条问题。
茶园路硬化改造被列为了道路改造工程优先任务。施工期间,工作队协调专项资金、跟进施工进度,监督工程质量。62岁的村民赵大福主动拆掉自家猪圈让路。他说:“工作队为咱们修的是致富路,咱不能拖后腿。”
今年5月,这条3.8公里的水泥道路,蜿蜒穿越茶园核心区,连接起主干道和加工厂房,让茶叶从采摘到加工的时间缩短,鲜叶损耗率进一步下降,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
图为龚传振介绍翻新的茶叶加工厂
“过去核桃树垭村茶园难以扩大规模、形成产业,正是因为缺少了这样一条关键路。”龚传振走在茶园中平整的道路上不禁感叹,现在货车也能直达茶园,工作队帮忙修的这条路把咱们茶园救活了。
为进一步扶持茶园,修好“民生路”,工作队多次联系湖北省农科院提供专业指导,传授科学修剪、精准灌溉和有机种植等技术;结合土壤检测定制施肥方案、捐赠肥料,优化茶园土壤环境;更新制茶设备,并翻新破旧厂房,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安装捕蚊器,以生态友好型方案解决茶园病虫害问题……
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核桃树垭村正以茶园为支点,撬动全域产业升级。驻村工作队的帮扶,解决的不仅是“输血”的难题,更注入了“造血”的长效动力。核桃树垭村书记李丰勇说:“这条茶园路,通的是产业,连的是民心。”(席曙光、黄裕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