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7月14日电(记者熊琦)酷暑热浪中,在湖北省洪湖市螺山镇螺山村一片水塘边,十余名施工人员正娴熟地使用MT2D06履带式智能组塔装置,组装文泉—螺山110千伏线路的铁塔,整个过程宛如“搭积木”。
由国网荆州供电公司自主研制的MT2D06履带式智能组塔装置,与大型施工设备相比,它略显小巧,稳稳地“趴”在简易平整的地面上,两条臂膀以平衡起吊的方式,灵活地将铁塔左右两侧各重约1吨的塔片,吊至20米高空。

抬头望去,4名安装人员在塔材连接处等候。待塔片提至预定位置后,遥控操作员艾文轻点手中的遥控器,仅几分钟,塔片便精准移动到塔身预留的连接点。4名安装人员迅速插入高强度螺栓并拧紧,塔片稳固地“融”入了铁塔结构之中。
受地理环境、地形条件等因素影响,电力铁塔组立面临作业难度大、施工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等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21年,国网荆州供电公司将轻小型机械化装备纳入科技创新项目,开展110千伏、220千伏输电铁塔组立施工装备设计研发工作。2023年初,国网荆州供电公司设计出第一代履带式组塔装置。2024年3月,经过20多次修改完善,设计制造出第二代履带式智能组塔装置,即MT2D06。

2025年5月,该产品荣获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目前,这一装置已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并在国内多地输变电工程施工中推广应用。通过实践验证,使用履带式智能组塔装置,单基铁塔施工占地面积由200平方米压减到60平方米,现场作业人员减少了30%,节省了青苗赔偿费、辅助道路修筑费以及人工成本。同时,经测算,单基铁塔的组立工时由2.5天降为1.5天,施工安全风险等级由二级、三级降为四级。
微风拂过,新铁塔巍然矗立。塔下,施工团队正将履带式智能组塔装置转移到下一基铁塔组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