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米酒到冰酿,千年非遗在奶茶杯中的活态传承新启示-新华网
新华湖北 > 正文
2025 07/17 17:45:52
来源:经济参考网

从米酒到冰酿,千年非遗在奶茶杯中的活态传承新启示

字体:

  一杯“荔枝冰酿”引发消费热潮,3800万杯的热销数据背后,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孝感米酒制作技艺与新式茶饮“爷爷不泡茶”的跨界融合。这一实践不仅让千年米香从湖北孝感的传统作坊走进全国年轻人的生活场景,更勾勒出老字号非遗突破时空局限、实现青春化突围的清晰路径,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化提供了深刻启示。

  孝感米酒历经千年而香醇不改,核心在于对“朱湖糯米、城隍潭水、蜂窝酒曲”的极致坚持,浸米时长、蒸饭火候、发酵温度等核心工序的严苛标准,恰是其穿越时光的“定盘星”。“爷爷不泡茶”的创新并未颠覆传统,而是以“古法米酿+当季鲜果”的搭配,为古老风味找到了与年轻消费群体对话的表达载体。这恰恰印证了,非遗的青春化绝非对传统的割裂,而是在守住原料标准、核心技艺等根本的前提下,赋予千年智慧以当代表达。

  过去,孝感米酒多囿于地域,是湖北“过早”文化的标配;如今,借助“爷爷不泡茶”全国2500多家门店,它成为年轻人日常消费的常客。这一跨越背后,是三重创新的系统支撑:跨界融合打破品类壁垒,“荔枝+米酒”的味觉碰撞让非遗从地方特产升级为大众饮品;场景拓展延伸消费维度,将米酒从单一饮品转化为茶饮配料、烘焙基底等多元形态,深度融入现代生活肌理。这种“传统工艺+现代供应链+全场景渗透”的模式,正是非遗产品走出地域、融入主流消费市场的关键。

  非遗的传承之道,在于与当代生活达成情感共鸣。当“健康消费”“文化自信”成为新风尚,孝感米酒的纯粮特质与非遗底蕴,恰好契合年轻人对“有温度的消费”的追求。“爷爷不泡茶”以清甜口感、潮流包装承载社交需求,让年轻人在分享中自然感知传统风味的魅力。这种“体验式传承”远比单向传播更具穿透力——当非遗从博物馆展品变为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其传承便有了更鲜活的土壤。

  从传统作坊到现代茶饮杯,孝感米酒的突围不仅是一款产品的成功创新,更是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注脚。孝感米酿以具体实践揭示:老字号以科技赋能破解生产桎梏,让传统技艺摆脱手工作坊局限;以场景重构拓展消费边界,让古老风味融入年轻人日常;以情感共鸣激活传承动能,让文化传承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分享。这一从“老味道”到“新表达”的蜕变,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了可复制的“点上经验”。

  从这一“点”辐射开去,在荆楚大地,从汉剧的铿锵唱腔到楚剧的乡土韵味,从雕花剪纸的精巧纹样到孝感米酒的醇厚米香,这些承载千年地域记忆的文化瑰宝,同样需要这样的“连接点”。它们既是璀璨中华文明图谱中各具特色的“地域切片”,更需在守正创新中以适切载体活化传承、以时代语言焕新表达,让流淌在荆楚血脉中的文脉融入日常、贴近人心——这是从“点上突破”到“地域联动”的实践延伸,彰显了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的共通逻辑。

  再将视野投向更广阔的非遗版图,当前不少传统技艺仍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共性困境。非遗孝感米酒的探索,恰为破解这一困境提供了深刻启示:非遗的生命力不在于“被供奉”的静态保存,而在于“被使用”的动态传承。(吴文华 邢亚倩)

【纠错】 【责任编辑:吴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