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7月18日电 题:放弃高薪回乡创业,他成为盘龙村致富带头人
连迅、温佳儒
放弃沿海城市的高薪工作,带着梦想回到鄂西深山中的家乡——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宋洛乡盘龙村。这个位于“华中屋脊”的村落,成为青年余运来的人生转折点。十余年间,他从精准扶贫专干到乡村振兴专干,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在家乡的热土上书写了一段别样的人生篇章。
弃高薪回乡创业,遇挫折绝处逢生
夏日时刻,盘龙村迴龙坪迎来旅游旺季,平日静寂的山村一下热闹起来。作为盘龙村村委委员和乡村振兴专干,余运来一大早就驱车从家里赶到迴龙坪,了解当地农家乐经营情况,收集游客意见,做好服务工作。“创业不容易。刚开始如果遇到困难,要咬咬牙坚持坚持。”在2024年村民新开的云裳别院农家乐店,余运来勉励店主。
余运来(左一)走访盘龙村迴龙坪农家乐民俗店。新华网连迅摄
回忆起自己的创业史,余运来也是从困难中走过来的人。
今年43岁的余运来是土生土长的盘龙村人。2005年,抱着到外面世界看一看的心态,余运来前往沿海城市务工。虽然只是高中毕业,但靠着吃苦耐劳和头脑灵活,余运来在当时的珠海电子厂担任了车间主管,月工资达7000元。当时,神农架林区普通人的月收入在1200元左右。
在外工作7年后,余运来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和经济实力。怀着对家人及家乡的不舍,2012年,他从沿海城市回到盘龙村创业。
余运来陪同游客游览迴龙坪美景。新华网连迅摄
盘龙村由多个自然村合并组成,面积175.4平方公里,海拔在600米至2100米之间。神农架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余运来选择散养山鸡作为创业项目,几乎吃住都在养殖场。在余运来努力下,养殖场山鸡数量最多时达到5000只。由于没有养殖经验,余运来的山鸡死亡率较高。加之销售渠道不畅,第一年余运来就亏损了二十来万元。
创业遇挫,开始有人说余运来“瞎折腾”,就连家人也提出质疑。不服输的余运来并没有气馁,他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养殖技能,同时拓展新业务,增加孵化小鸡苗散卖业务。慢慢地,余运来的养殖业务有了起色。到2016年,他依靠山鸡养殖不仅还清了银行贷款,还实现盈利。他的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精神受到村民称赞。
线上线下拓销路,携手村民共致富
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在神农架林区如火如荼展开。余运来进入盘龙村村委会担任村委委员,先后负责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人年轻,想干事,能干事,村里需要这样的人带领大家一起往前走。”主动找到余运来并力荐他进入村委会的时任盘龙村党支部书记朱清君说。
余运来没有辜负老支书重托和村民期待,他大力发展产业示范引领,积极带领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余运来整理拟销售农产品。新华网连迅摄
盘龙村农产品丰富,但销售不畅一直制约着村民增收。2019年,余运来成立神农架林区小余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带头发展电子商务,利用网络平台帮村民销售农特产品。
为了带动村民参与电子商务积极性,2021年,余运来配合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驻盘龙村定点帮扶工作队,在盘龙村组织多场电子商务培训,向村民讲授电子商务知识,鼓励村民大胆尝试销售新方式。
在余运来带动下,盘龙村的百花蜜、高山土豆、端木黑木耳、森林木香菇等农特产,通过电子商务走向外地市民餐桌,年销售额达30万元。
余运来在有机蔬菜田间劳作(资料图)。新华网发
为扩大销售,2024年,余运来在神农架林区政府所在地松柏镇开设实体店,集中展示和销售盘龙村农产品。他还在盘龙村开办小型生态养猪场,养猪20多头;租用村民土地20多亩,建设1000平方米种植大棚,种植有机蔬菜。他探索生态种养殖产业链,利用猪粪发酵后施肥于有机蔬菜,多余蔬菜用来喂猪。
致富路上搭把手,一个村民也不落下。2021年秋,盘龙村脱贫户唐德菊家里的百花蜜丰收了,收割6百多斤纯蜂蜜,比往年多出好几倍。原本靠个人每年只能卖出百把斤蜂蜜的唐德菊犯了愁:如果蜂蜜不能及时卖出去,自己的辛苦就白费了!
余运来为村民组织开办电商培训班(资料图)。新华网发
余运来主动找到唐德菊,按照市场价把她家的蜂蜜收过来,再通过微商和电商原价卖出去。余运来的热心,让唐德菊一家避免了数万元损失。
品牌物流双驱动,乡村振兴再出发
数年回乡工作经历,让余运来对盘龙村乡村振兴工作不断产生新认识。他说,神农架地区耕地面积不成片,海拔落差大,若再受天气影响,会导致农产品产量不稳定,质量差异大,农业种植养殖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为此,强品牌就成了神农架农产品提高附加值的重要方式。
余运来了解村民特色产业淫羊藿种植情况。新华网连迅摄
2022年,余运来注册“乡满绿”商标,积极进行品牌推广。为了让盘龙村农产品卖出好价钱,余运来提出,村里只要符合质量要求的农产品都可以使用“乡满绿”商标。2025年,余运来又成立湖北省乡满绿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带动更多村民共同参与公司事务。
盘龙村地处神农架群山深处,虽然通了公路,但物流不畅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2023年3月,余运来积极和当地邮政部门对接,在盘龙村村委会办公点设立邮政物流收发点,并安排村里一名家庭困难监测户村民作为收发点物流员。
两年来,物流收发点发送货物500多件,村民们种植养殖的土特产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42000多件装满各种货物的邮件从外地市场汇聚到物流收发点,再进入每个家庭,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求。
盘龙村邮政物流收发点为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便利。新华网发
畅通物流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目前,在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驻盘龙村定点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余运来正在新建一个直播带货工作室。“盘龙村‘两委’很支持,余专干积极性很高,我们一起努力,形成合力,一定会把这件事做好。”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驻盘龙村定点帮扶工作队队长曲宏说。
盘龙村现有470多户人家1500多人,余运来对未来充满信心。“现在,盘龙村旅游业、特色农产品养殖种植业发展势头良好。大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盘龙村乡村振兴之路会越走越宽。”余运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