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湖北省宣恩县椒园烟叶收购站的培训教室里,随着最后一批学员完成烤后烟叶分析测试,为期五天的“中高油成熟采烤技术培训”圆满收官。这场由宣恩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组织的科技赋能活动,通过“理论+实操”精准教学,为全县烟叶产业提质增效培育了一批“技术尖兵”。
五天来,培训现场座无虚席。湖北省烟叶首席烘烤师李富强手持一片新鲜烟叶,指尖轻触叶脉:“高油分烟叶的成熟度判断,要抓住叶面落黄、主支脉褪绿变白以及叶耳褪绿几个关键特征。”台下30余名学员紧盯示范动作,有的掏出手机录像,有的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椿木营烟叶副站长刘焰说:“以前我们都是凭经验下乡指导,现在有了数据化标准,每个细节都是‘显微镜级’教学。”
这场聚焦“采烤一体化”的培训自7月14日启动,覆盖全县8个乡镇的烟叶技术骨干。课程安排直击行业痛点——针对烟叶烤后品质问题,设置鲜烟叶部位成熟度判定、烘烤特性判定和烤房烤前检查测试等六大实训模块。“我们不仅要教会‘怎么看’,更要解决‘怎么干’。”宣恩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分管烟叶生产副经理田建伟在开班仪式上说。
培训第二日,李富强和调制技师乾艳联手,分别就鲜烟叶部位成熟度判定、烘烤特性判定、烟叶烘烤过程判定、烤后烟叶分析等内容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教学。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课后还带领学员到田间地头和烤房现场,进行实地教学。烤房设备使用与维护的知识,在老技术员周长斌的指导下,转化为学员们手中可触摸、可操作的技能细节。
第三、四日,烟站成为巨大的露天课堂。乾艳、周长斌、万怀春带领学员直面鲜烟叶,反复锤炼“部位成熟度”与“烘烤特性”的知识。学员们分组围在操作台前,手指轻轻捻过烟叶,目光凝注,在专家手把手的点拨中,将书本知识淬炼成敏锐的判断力。烘烤过程判定与烤后烟叶分析环节,更将技术链条延伸至烤房内外,连接起烟叶从田间生长到烤后醇香的生命全程。
7月17日的烤前检查测试现场,气氛紧张。学员需在20分钟内完成烤房密封性检测、风机转速校准等操作,监考老师周长斌的考核表上用笔标注着数十项技术要点。“自控仪要认真检查线路,这个细节值5分。”参加测试的椒园烟站技术员杨磊坦言:“这种沉浸式考核让我突破了技术盲区。”
据统计,经过培训,学员们的烟叶成熟度判断准确率从62%提升到89%,烤房故障诊断效率提高了40%。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在烤房前反复练习的夜晚,是科技为传统农业带来的变革。(李双翔 刘必成 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