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湖北省竹山县,“事事顺”已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它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为民服务的新征程,为当地群众和游客带来诸多便利,也为基层社会治理和文旅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热线先行,架起服务“连心桥”
今年五一假期,竹山县桃花源街区旅游火热“出圈”,大量游客涌入。为了让游客拥有舒适、便捷的出游体验,竹山县4456789“事事顺”服务热线持续发挥作用。
五一期间,“事事顺”热线围绕游客在竹山游玩期间“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聚焦游客在餐饮住宿、交通出行等方面的诉求,能在30分钟内将诉求分派至各责任单位,责任单位1小时内与诉求人对接,12小时内核实办理。该热线安排8名话务员,实行两班倒工作制,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实现“24小时在线受理、3分钟智能派单”的首发快办效果。五一假期期间,该热线共受理来电350件,其中咨询198件、求助117件、投诉35件,普通诉求均能在当天办结,确保游客吃得放心、买得舒心、玩得开心。
多方联动,优化旅游大环境
为了让游客出行更省心,竹山县公安交警大队、县城管执法局建立“1、3、5分钟”快速反应工作机制,坚持巡防、管控、疏导、指挥多管齐下。同时,该县开发“一键停车”微信小程序,游客扫码即可停车,且在节假日实行机关单位公共停车场对外来车辆免费停放,外来车辆轻微违法“只纠错不处罚”,让竹山旅游更具“人情味”。
此外,竹山县还在桃花源街区等消费集聚区建立消费者维权工作站和警务室,打造公平有序的消费环境。同时,该县培育100名本土文旅推介官,在各大网络平台全方位展示竹山自然风光、人文底蕴,进一步提升竹山旅游的知名度。
面对客流高峰,竹山县倡议全县干群让路于客、让房于客、让位于客、热情迎客、真诚待客。竹山职校将培训中心的128间客房平价向游客开放,竹山县委党校、检察院、法院等部分有接待能力的单位也把客房收拾一新,迎接旅客。该县2万余个停车位全部免费向游客开放,基本做到了有呼必答、有求必应。
说事室助力,基层治理再升级
除了服务游客,竹山县还依托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主体的公共服务场所设立“事事顺”说事室,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说事室坚持党建引领,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担任说事长,成立“说事”工作小组。说事室建立“1+5+N”说事主体体系,吸纳“五老”人员、驻村民警、法律顾问等加入,形成强大的调解力量。同时,说事室通过“户户走到”、政务服务热线等多渠道收集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梳理形成说事议事清单,确保说事活动贴近群众生活实际。
在工作流程上,说事室探索建立“五事工作法”,即听群众说“事”、让群众议“事”、帮群众理“事”、向群众晒“事”、邀群众评“事”。通过规范流程,说事室实现了“大事同商、小事互通、难事共解”,将“说事清单”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履职清单”,打通了基层治理的堵点难点。
为确保说事实效,竹山县建立健全了成果转化与评议机制,实行“两报告双评议”制度,将说事成果与村、社区“两委”班子年终考核等挂钩。同时,该县通过多种渠道公开说事议事成果,接受群众监督,并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和考核制度,对群众的问题建议持续跟踪问效。
志愿添彩,传递温暖正能量
在竹山县,“事事顺”品牌的打造还离不开一群热情的志愿者。在桃花源街区,随处可见“事事顺”服务热线青年志愿者的身影。他们身穿红马甲,为旅客提供指路问询、宣传讲解、行李搬运等服务。
来自江苏省的游客莫凡女士就曾得到过志愿者的帮助。她初到竹山,因住宿问题犯难,志愿者很快帮她办理入住手续,这让她对竹山人赞不绝口。这些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让游客感受到了竹山的热情好客,也为“事事顺”品牌增添了温暖的色彩。
竹山县“事事顺”品牌的成功打造,得益于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和不断创新的工作理念。从热线的高效服务到基层说事室的创新治理,再到全县上下联动优化旅游环境和志愿者的贴心服务,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下一步,竹山县将继续深化“事事顺”品牌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和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群众和游客了解“事事顺”品牌,使其真正成为竹山县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基层社会治理和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推动竹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曹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