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悉心调解,既维护双方权益,又让损失降到最低……”近日,在湖北省宣恩县综治中心大厅,一家酒店负责人谭先生对工作人员感激不已。
近年来,宣恩县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和强基导向,探索“金钥匙”,巧解“千千结”,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实体化运行,擦亮民生幸福底色。与调解这起合同纠纷一样,该县一直将矛盾化解在小、在早。
关口前移,从“中转站”到“终点站”
“我们走,去洋芋地里开庭……”前不久,宣恩县人民法院沙道沟法庭驻镇综治中心法官装上卷宗、扛起国徽,直奔当事人家中。
洋芋地里开庭、生产车间调解、建筑工地走访……宣恩县建成1个县级综治中心、9个乡镇综治中心和162个村与社区综治工作站的县乡村三级联排联调制度,前移关口、延伸触角,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质效。
平时,宣恩县综治中心实行研判制度,向乡镇综治中心交办线索,化解跨地区、行业、部门、层级的重点风险。乡镇综治中心建立健全矛盾风险研判处置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政策、行政、法律等多手段,组团解决各种矛盾纠纷。村级综治中心利用退休老党员、乡贤等力量参与矛盾调处,确保“小事不出村、矛盾不漏管”。
“宣恩将大部分矛盾纠纷在前端过滤与分流,委派给乡镇综治中心,经过村级、乡镇综治中心调解不成的案件才导入诉讼。”宣恩县政法委书记朱朝春说,在诉讼前县法院会进行一次诉前调解,把诉前调解作为刚性门槛,成效明显。
去年以来,宣恩县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13.6万户,排查矛盾纠纷2197起,化解率达99%;及时介入消除较大矛盾纠纷45起、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风险14起。
资源整合,从“多头跑”到“一站办”
“窗口指引很清楚,反映问题很方便,工作人员很有耐心……”接受回访时,反映小区养狗问题的王阿姨十分满意。
她的经历,就是该县综治中心“一站式”服务的写照。
为破除群众矛盾纠纷常常陷入“多头跑、反复跑”的困境,宣恩县综治中心统筹35个部门资源,实行政法部门常驻、县直部门轮驻、社会力量随驻,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做到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走进宣恩县综治中心,矛盾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各种功能分区,一目了然。乡镇、村(社区)综治中心都配置有心理咨询室,切实满足群众心理疏导需求。
如今,宣恩县配齐各级综治中心干部队伍,统筹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民(辅)警,法律顾问等诸多力量,构建起了组织构架清晰、力量统一调配、责任层层压实、问题联动解决的工作格局。
服务拓展,从“基层安”到“县域兴”
时下,浪漫宣恩火爆出圈,县城日均游客接待量达3万人次,每年举办新春灯会、五一烤活鱼嘉年华、水上运动会等节会活动60余场次。
为营造安全和谐旅游环境,宣恩县以综治中心为依托,实行警力联勤,推动游客、市民安全感、满意度、好评度不断提升。在项目建设上,综治中心实行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处理好群众诉求。
以“数字宣恩”建设为契机,该县建设高清探头7800余个、平安乡村监控探头2.6万余个,实现森林防火、地灾预警等事项“一屏统揽”;成立172支“有理大家评”队伍,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格局。
通过强化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助力,宣恩县先后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平安湖北建设示范县、全省强县工程考核进步县等。如今,新时代“枫桥经验”,正在宣恩各地生根开花。(邵清鹏、龚伦志、吴正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