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市黄石港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新华湖北 > 信息 > 正文
2025 08/16 19:54:17
来源:新华网

湖北黄石市黄石港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字体:

  日前,湖北黄石市黄石港区湖北天华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生产线控制系统”成功突破3项核心技术专利,其中“自适应动态调度算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系统已在5家湖北省内外制造企业落地应用,推动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5%,成为黄石智能制造领域技术转化的标杆案例。

  近年来,黄石港区坚定不移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通过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使科技创新工作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

  黄石港区委区政府把2025年定为发展破局突围年,其中主导产业突围重点之一是临空科创产业发展。在今年年初出台了《关于加快临空科创产业发展的意见》,从打造专业园区、建设科创平台、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科创主体、支持企业升级、引育科技人才等十个方面给予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同时,加强项目攻坚,加快推进临空产业发展,今年7月,成立了由区领导担任责任人的8个产业园发展攻坚工作专班,促进园区集聚发展。

  黄石港区积极抢抓光谷科创大走廊和花湖国际货运枢纽建设发展机遇,与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合作共建临空科创产业园,既破解老城区发展空间不足的难题,又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该区依托临空科创产业园,突出发展以生物医药、光电子、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产业为主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科创产业,与临空商务产业园、临空制造产业园形成“三园”联动模式,打造临空产业和临空服务集聚区。

  同时,根据新发展形势、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要求,黄石港区优化构建了“三带三园三圈”的发展布局,磁湖(北岸)创新创业带就是“三带”之一。磁湖北岸处于湖北理工学院和湖北师范大学的中间地段,可依托高校的教育、科技、人才资源,打造“产学研用”创新生态圈,依托华新1907文化公园、黄石天地、磁湖外滩等打造创新创业示范点,推动临空科创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黄石港区聚焦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环节和创新发展需求,提供精准高效服务,扎实开展创新主体培育工作。今年以来,推荐天华智能等1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7亿元,同比增长6%。

  为助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黄石港区在研发投入上持续提升,协助113家规上企业持续完善研发项目管理和费用归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填报研发投入1.02亿元,同比增长54.55%。同时,帮助科技型企业开展融资活动,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共组织3次政企对接会,帮助企业获得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贷1.53亿元,获得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2.56亿元。

  黄石港区围绕湖北师范大学和黄石中心医院等重点科研单位,组织推荐申报全市科技创新“创新平台”项目1个,“重点实验室”项目4个,“新型研发机构”项目1个,“自科基金”项目5个。组织符合条件的市级科技孵化器申报省级孵化器,构建创新平台梯次培育体系,促进创新平台提质升级。同时,组织辖区单位积极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其中邦之德牧业参与的“油料绿色减损提质增效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湖北师范大学“系列紫外线吸收剂制备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获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黄石港区的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效果,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湖北省科普示范城区”,连续4次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今年,网安科技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湖北省第七批“专精特新”企业,企点创AI项目获省级科技人才项目立项;促成湖北师范大学17位专家与15家企业达成合作。全区共建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及专家工作站6个、企业研发中心13个,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其中国家级3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5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程俊淇)

【纠错】 【责任编辑:赵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