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医生”高温下守护三峡清洁能源“大动脉”-新华网
新华湖北 > 正文
2025 08/20 17:09:45
来源:新华网

“线路医生”高温下守护三峡清洁能源“大动脉”

字体:

  新华社武汉8月20日电(记者王自宸)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不少地方电网负荷创新高,确保三峡清洁能源“大动脉”的稳定运行备受关注。连日来,一群“线路医生”冒着高温,在崇山峻岭中攀爬巡检,只为守护这一清洁能源“大动脉”。

  湖北省气象台8月19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宜昌的最高气温超过37℃。早上7时许,国网宜昌供电公司的“线路医生”张欣、向文明、陈军等3人便开始为去三峡库区线路通道巡检整理装备。由于部分巡检区域无人居住,他们特意多带了些饮用水和驱蚊、驱蛇药品。

  驱车来到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的巡检起点,已接近上午9时,迅速拿好装备,张欣他们便一头钻进密林,沿着小路向着山顶的500千伏三江二回14号铁塔进发。

  跟随他们的脚步,记者只感觉丛林越深,体感越热。张欣告诉记者,此前下过阵雨,空气湿度高,所以感到更加闷热,“雨后的林子不是遮阳的伞,而是捂热的被子。”

  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三峡库区进行线路通道巡检。新华社发

  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来到山顶。放眼望去,三峡大坝傲然矗立,一条条输电线路在铁塔的连接下,将三峡清洁能源昼夜不息送往华中、华东、广东等地。

  “这片山顶属于沙地,遇到下雨,容易出现滑坡。”来不及多休息,张欣便进一步向陈军强调线路通道巡检需重点关注的细节。向文明则组装起无人机,熟练地对线路通道进行仔细检查。

  原来,线路通道巡检内容很多,既要对线路通道隐患进行排查,也要观察线路设备的运行状态,还要监测线路周围的环境。因此,被誉为“线路医生”的巡检人员需要格外细心。

  记者注意到,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已部分替代了传统的人工巡检,但不少线路通道由于其重要性和地理位置,仍然需要人工定期巡视。“你看这棵树,平时问题不大,但是近段时间雨水多,树长得特别快,所以巡检时要特别留意。”向文明指着显示屏说。

  当天,张欣等人要完成25基铁塔通道的巡检任务,在第一处铁塔下忙碌20多分钟后,他们又向另一处铁塔进发。

  从这座山头爬到另一座山头,从这座铁塔到另一座铁塔,3个人饿了就吃点随身携带的馒头、干脆面,渴了就喝点白开水,感到不适就吞下防暑药品。3个人的工作服是湿了干、干了又湿,浸出了一圈圈白色的盐渍。

  “今天垂直爬升超过1500米,连续登山超过6个小时。”下午5时许,张欣等人终于完成当天的巡检任务。张欣说,巡检虽然辛苦,可一想到自己的工作能守护万家灯火,便觉得很值得。

  国网宜昌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分公司负责人介绍,在宜昌境内,除三峡电站外,还有葛洲坝电站、清江隔河岩电站等多条电力外送线路,500千伏及以上过境输电线路达59条、4126公里。入夏以来,该公司每天派出6支工作队开展线路特巡,全力守护电力外送“大动脉”安全。

【纠错】 【责任编辑:陈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