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高管信息·湖北》第34期看点简报-新华网
新华湖北 > 正文
2025 09/01 19:39:5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高管信息·湖北》第34期看点简报

字体: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高管信息·湖北》第34期看点简报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高管信息·湖北》第34期看点简报

  (1)【本期视点】推出报道《竞速未来产业,城市如何锻造竞争力?》,文章以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代表城市深圳与杭州为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深圳依托“硬制造”根基和制度突破,聚焦脑机接口、合成生物等前沿科技,通过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中试基地破解转化难题、立法护航新兴领域等策略,强化产业链韧性与硬核科技突破;杭州则发挥数字基因优势,深耕人工智能、类脑智能等技术商业化,依托数字生态圈、场景开放和人才虹吸,推动“技术—应用—产业”深度融合。两地虽路径不同,但均通过政策创新降低不确定性、整合资源加速转化、发挥自身优势构建独特生态,为城市竞逐未来产业提供了“错位布局、敢破善容”的重要经验。

  (2)本期【荆楚观察】推出《鄂州织密临空经济全球物流网》《巴东:为支点建设和县域发展锻造“青春梯队”》两篇报道,鄂州市依托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花湖国际机场,以其高效的航空物流网络催生了临空经济,形成“跨境电商+产业带+临空经济”的融合发展模式,正织密一张联通全球的物流与经济网;而巴东县则着眼于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系统性的“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大胆选拔和锻炼年轻干部,成功锻造出一支量足质优的“青春梯队”,为县域突破发展瓶颈、融入省级战略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两者共同揭示了通过打造硬联通(物流)与软实力(人才)核心竞争力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实践。

  (3)本期【新华评论】推出《供需对接,催生志愿服务“乘法效应”》,文章关注丹江口市启动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交流培训活动,介绍了通过精准的“供需对接”机制来提升志愿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创新实践,不仅推动了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还衍生出“公益+商业”等新形态,催生了助力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的“乘法效应”。

  (4)本期【热点透视】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推出《灵巧手与传感器集体突破 人形机器人“最后一厘米”加速进化》《人形机器人走上“竞技场” 产业经历场景落地大考》等三篇系列报道,揭示了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技术研发迈向规模化商业应用的关键拐点。其核心进展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关键技术持续突破,灵巧手在自由度、感知能力和轻量化上快速迭代,成本随之下降;二是运动与场景能力经受实战检验,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和在工业、医疗等具体场景的应用潜力得到集中展示与提升;三是商业化进程骤然加速,工业制造、讲解接待、教育科研等首批落地场景日益清晰,同时资本持续加码并聚焦量产能力,推动整个产业链步入快车道,标志着“具身智能”的商用元年正式开启。

  (5)本期【专题调研】推出《数传集团的出版智能化蝶变》《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以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两篇报道,分别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视角,展现了通过创新模式赋能特定行业、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数传集团作为出版业数字化先锋,激活“沉睡”的图书数据资产,以技术驱动出版全流程智能化升级;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则聚焦普惠金融,精准破解科创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以金融活水滋养实体经济,为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支点”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更多看点,欢迎订阅刊物;欢迎向编委会投稿。

【纠错】 【责任编辑:吴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