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8年的房产证,今天终于拿到了。”近日,在湖北罗田县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居民王先生捧着刚刚领到的红色不动产权证书,眼眶湿润。这本看似普通的“红本子”,承载着太多家庭的安居梦想。
历史遗留问题成为群众“心头病”
不动产登记事关千家万户,然而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登记难”,曾是该县不少群众心头的“老大难”问题。
“买房时说是很快就能办证,结果一等就是五年。”家住凤山镇春意楼的李女士道出了许多业主的心声,“没有证,孩子入学、房产交易都受影响,心里总是不踏实。”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2024年以来,罗田县将解决不动产“登记难”问题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摸底排查,通过领导下访、12345热线、群众反映等渠道,共梳理出16个“问题楼盘”,涉及1665户家庭。
“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工作专班负责人介绍,“一是开发商欠缴税费,二是工程未竣工验收,三是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每个问题背后,都连着一个个焦急等待的家庭。”
创新举措打通“中梗阻”
面对这些沉甸甸的民生欠账,罗田县没有回避,而是创新工作方法,打出系列组合拳。
在六十公馆小区,业主们近日迎来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得益于“容缺办理”新机制,这个因验收材料不全而搁置多年的项目终于启动办证程序。
“我们引入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质量安全鉴定,以鉴定报告替代部分验收材料,实现了‘办证与备案分离’。”罗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说。
对于开发商失联、资金链断裂的项目,罗田县政府更是主动担当,采取“财政先行垫付、部门后续追缴”的方式,已垫付近300万元资金,确保群众办证不受影响。
“政府能主动站出来为我们兜底,确实没想到。”匡河民盛小区的张先生说出了许多业主的感激之情。
“红本子”暖了百姓心
截至目前,罗田县已成功化解13个不动产“登记难”项目,为1553户家庭办理了不动产权证。每一本“红本子”的背后,都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在九资河农贸市场,经营户们集体领证时自发拉起了感谢横幅。在大河岸栗香馨城,业主微信群被“感谢政府”的留言刷屏。在春意楼项目,社区代群众集中申请办理的模式,成为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
“这不仅是一本证,更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罗田县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们还同步处理小区违规建设等问题,做到办证与整治同步推进。”
为防止新问题产生,罗田县正在建立“事前介入、事中严管、事后快办”的全流程监管机制,推动“竣工即交证、交房即交证”成为新常态。
从“办证难”到“顺利办”,从“等等看”到“马上办”,罗田县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群众的“心事清单”变为“幸福账单”,书写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陈钦)